刚刚过去不久的香港国际创科展上,低空经济再度成为关注焦点。记者了解到,“广州造”无人机产品在香港已有...
刚刚过去不久的香港国际创科展上,低空经济再度成为关注焦点。记者了解到,“广州造”无人机产品在香港已有一定市场基础,许多企业家都认为,穗港在低空经济领域合作空间巨大。展望未来,穗港两地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深度协同,让“半小时低空圈”真正走进现实。
“广州造”无人机,助力香港应急救援
4月香港国际创科展上,来自广州的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携多款特种载荷无人机参展,吸引了众多买家的目光。公司副总裁张凯表示,成至智能的无人机已在公共安全、应急救援等领域应用落地,已与香港警队、消防局等部门建立了合作。除了硬件设备,成至智能还与香港警方共同开发无人机管理平台,用于飞行路线规划、任务调度等。

张凯特别提到,与香港警队合作的“HK SOS”App。一旦市民进入山区遇到险情,使用者或其紧急联络人只要按下“SOS”键求救,在复杂地势和无手机网络覆盖情况下,搜救人员能侦测到求助者手机的求救信号,尽快掌握失踪者位置。此时,搜救人员还可以调用成至智能无人机搭载灯光、喇叭等装置进行辅助救援。“我们的设备能高效配合救援行动,例如在夜间通过强光照明、远程喊话引导受困者,大幅提升搜救成功率。”张凯说。
2024年,一名32岁男子前往香港“麦理浩径”行山。当行至西贡“马鞍坳”时,他感到头晕和疲倦。由于没带足够的食物,他便按下SOS求助。救援人员迅速行动,很快便将男子寻回。此后不久的一场模拟大型救援及山岭搜救行动中,“HK SOS”及无人机同样表现出色,那次演习模拟60名行山人士在山岭活动期间遇上恶劣天气,暴雨造成水浸及山泥倾泻,有参与者于走避期间受伤,更有人失去联络。警方同时出动无人机确定待救人士的位置,协助飞行服务队直升机进行搜索,最终救起所有待救人士。
截至今年2月,“HKSOS”已协助56次搜救行动,成功协助135名市民脱险,平均搜救时间仅需约2小时。“‘HKSOS’不仅提升了搜救行动的效率,还能有效节省资源。”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如此表示。
穗港优势不同,“低空高飞”可以互补
“应用场景上,穗港有很多相似之处,两地合作空间广阔。”张凯分析称,两地资源禀赋各具特色,而且同属粤语文化圈。香港作为国际窗口,在技术探索和对接国际标准方面更具前瞻性;广州则依托产业链优势,在规模生产、场景落地方面表现突出。
他认为,广州制造业基础雄厚,能为产品优化提供强力支撑,而香港国际化视野可赋能企业对接国际技术标准。“香港警方对无人机的应用已形成成熟模式,如‘HK SOS’应用,类似经验可向内地推广;同时,香港市场需求更偏向国际化,更为产品迭代提供‘试验田’。”同时,张凯还表示,两地同属粤语文化圈,使得两地在应用平台的开发上具有更多的一致性。

在另一家港企R2C2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?燊看来,香港存在许多山区且高楼林立,使得香港推进无人机应用存在诸多难题。当然,这些困难也在驱动低空经济不断创新。“香港的立体空间规划更为复杂,既有密集的高空交通管制,又需统筹地面人群与低空飞行器的安全问题。这种复杂环境,反而倒逼企业在安全系统开发上形成独特优势。”
谈及对穗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未来,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、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,穗港两地基于各自优势,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形成深度协同。她认为,广州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已迈出实质性步伐。“广州的产业配套、场景应用落地等相对领先,已有无人机物流、无人机载客等场景进入实际运营阶段。”相比之下,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国际化定位。“香港作为国际城市,是内地企业出海的重要跳板。许多内地企业选择香港,正是希望通过在香港落地试点开拓国际市场,尤其是东盟、中东及欧洲等区域。”她强调,香港可以发挥“超级联系人”角色,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全球化布局。
30分钟“低空圈”,有望走进穗港现实
对于港穗协同具体方向,葛珮帆重点提及跨境低空运输网络建设。“目前从香港自驾到广州需3小时左右,若未来开通低空无人机运输,时间可缩短至30分钟。”她认为,初期可尝试货运试点,再逐步拓展至载客运输,最终形成覆盖大湾区城市的跨城运输网络。
实际上,穗港双城“半小时低空圈”并不遥远。在广州,全国首个枢纽型垂直起降场海珠(琶洲)低空飞行运营中心项目将在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旁建成,预计今年5月完成建设、7月投入运营。若在码头坐船前往香港国际机场,用时需2小时;如果是选择坐“飞的”,仅需26分钟。
尽管穗港低空经济合作前景广阔,葛珮帆也坦言,当前两地政策对接仍需加强。“香港法律体系与内地存在一定差异,跨境运营需解决空域管理、数据互通等实际问题。”她呼吁两地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推动标准互认。
在葛珮帆看来,低空经济不仅是交通方式的革新,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。她期待港穗以低空运输网络为切入点,带动技术、资本与人才流动,让“半小时低空圈”真正走进现实。
文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丁雄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曹景荣视频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曹景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李慧婷
相关文章
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 四川北川底气何在?|万千气象看四川
海淀区四季青镇召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
应用场景遍地开花,头部企业抢滩落户,人才培育风生水起——十堰低空经济“展翅高飞”
挖掘真实需求成关键 机构预计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元
《南宁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(试行)》近日印发 助推低空经济“展翅高飞”
金融服务助力低空经济 沃飞长空联合金融机构打造eVTOL全周期金融解决方案
景德镇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
万亿赛道竞速!2025北京低空经济展展位收官,助力产业腾飞
连云港海州区:低空经济热潮涌动 无人机科技展点亮城市新名片
低空经济快速崛起 科创板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争做产业链先行者